新闻动态
  • 广泛应用于多种工业检测的视频内窥镜 微普视工业视频内窥镜利用光导纤维的传光、传像原理及其柔软弯曲性能,可以对设备中肉眼不易直接观察到的任何隐蔽部位方便地进行直接快速的检查,既不需设备解体,亦不需另外照明,镜头自带LED灯,只要有孔腔能使窥头插入,内部情况便可一目了然。既可直视,亦可侧视,光纤内窥镜还可手控窥头对被检查面进行连续上下左右扫描;配有显示屏幕,可目视、采集图像、录制及分析等,是机械、造船、航空、航天、发电、石化、汽车、兵器
    发布时间:2016-03-02 08:33 点击次数:599 次
  • 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在快速发展 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在快速发展重点核心提示:伴随着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的深入落实,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广泛的信息通信技术的产业穿透和**作用将进一步增强。随着产业融伴随着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的深入落实,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广泛的信息通信技术的产业穿透和**作用将进一步增强。随着产业融合的加深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移动互
    发布时间:2016-03-01 08:34 点击次数:542 次
  • 风速计的使用要点 风速计使用要点:1.禁止在可燃性气体环境中或者将风速计探头置于可燃性气体中。否则,可能导致火灾甚至爆炸。2.依据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正确使用风速计。不要私下拆卸或改装风速计以免导致损坏。3.仪器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潮,防雨,防震。4.严防碰撞振动,不可在含尘量过多或有腐蚀性的场所使用.5.在使用中,如遇风速计散发出异常气味、声音或冒烟,或有液体流入风速计内部,请立即关机取出电池。6.不要将探头和风速
    发布时间:2016-02-29 08:38 点击次数:681 次
  • 风速计的应用与选择方法 风速计原理及应用一、风速计的分类按原理分:热式风速仪、超声波式风速计、叶轮式风速计、三杯式风速仪、皮托管式风速计等按探头形状分:有指向风速计、无指向风速计按测试范围及测试参数分:中高温风速计、微风速计、多参数环境测试计等二、风速计产品应用领域1、空调生产厂、空调的安装及调试部门及工程质量检验部门等适用仪器:所有的风速仪均可,根据不同的测试功能来选择各种测试仪器。暖通空调测试领域*只要有空调就需要风
    发布时间:2016-02-29 08:37 点击次数:714 次
  • 仪器仪表科技的发展进程 仪器仪表科技的发展进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仪器仪表行业也将发生新的变化并获得新的发展。仪器仪表产品的高科技化,必将成为日后仪器仪表科技与产业的发展主流。 世界近20年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精密机械技术、高密封技术、特种加工技术、集成技术、薄膜技术、网络技术、纳米技术、激光技术、超导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得到了迅猛发展。 这一背景和形势,不断地向仪器仪
    发布时间:2016-02-26 08:32 点击次数:534 次
  • 仪器仪表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实现市场拓展指日可待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国内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也逐渐增强,尤其是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中国成为全球**的新兴市场,全球制造业大量向中国迁移和大量外企开始在中国开设工厂,仪器仪表产品的市场需求变得**巨大。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仪器仪表行业走入移动营销时代。近几年,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据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在“十一五”期间,我国仪器仪表行业除了2009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增
    发布时间:2016-02-26 08:32 点击次数:510 次
  • 液相色谱仪的日常保养注意事项 ●环境温度10?C~30?C,8小时内温度波动不超过±3℃,环境相对湿度低于85%。 ●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仪器,不得擅自更改操作步骤。 ●瓶内溶剂过滤器的维护 ●色谱柱的维护柱子在任何情况下不能碰撞、弯曲或强烈震动。柱温一般不超过40℃。流动相使用前要脱气;避免使用高粘度的溶剂作为流动相。以硅胶为基质的柱子,如C-18、C-8等,要控制好流动相的pH值在3.0~8.0之间。进样样品要适当提取纯
    发布时间:2016-02-25 08:40 点击次数:624 次
  • 恒温恒湿箱的选购参考指标 恒温恒湿箱的选购参考指标恒温恒湿试验机的选购需要注意些什么?选择什么型号?什么配置的试验仪器才是*适合的?在此,本公司专业人员介绍如何选购恒温恒湿试验机,希望可以有助于各位厂家、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在选购在产品时,有个参考指南。首先,选择一款合适的恒温恒湿试验机,要根据所试验样品的大小,对试验箱内胆进行选择。将试用产品(包括元器件、组件、部件或整机)置入气候环境箱进行试验时,为了保证被试产品能满足试
    发布时间:2016-02-25 08:39 点击次数:472 次
  • 上一页下一页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6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