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密度计 原理 物体的将物体拉向地面,但是如果将物体放在液体中,一种名为浮力的力量将产生反方向的作用力。浮力的大小等同于物体取代的的重力,或者说是排开的液体的重力。重力是一定的,根据浮力的变化上浮或下沉。一个功能完好的密度计在放入液体足够长时间后处于漂浮状态(前提是测量液体密度不超过其量程),此时浮力向上推的力量等于重力向下拉的力量。密度计的重力不变,其上浮或下沉可以改变其所受浮力的大小而达到平衡。当重力大于浮力
    发布时间:2015-07-29 08:36 点击次数:830 次
  • PH计电极使用注意事项 酸度计传感器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在进行操作前,应首先检查电极的完好性。目前酸度计(pH计)上配套使用的电极大多数采用的是复合电极,老一代酸度计尚在使用玻璃电极与甘汞电极。由于复合电极使用比较广泛,以下主要讨论复合电极。 目前实验室使用的复合电极主要有全封闭型和非封闭型两种,全封闭型比较少,主要是以国外企业生产为主。复合电极使用前首先检查玻璃球泡是否有裂痕、破碎,如果没有,用pH缓冲溶液进行两点标定时,定位与斜率按钮均可调节到对应
    发布时间:2015-07-28 08:36 点击次数:699 次
  • 高温ph玻璃电极特点 高温ph玻璃电极特点高温ph玻璃电极特点,可咨询青岛尚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高温ph玻璃电极特点,具体如下所示:◇采用国际先进的固体电介质和陶瓷啥芯接界,不易阻塞,维护方便◇长距离的参比扩散途径,极大的延长了电极在恶劣环境中的使用寿命◇电极采用**低噪音电缆线,可使信号输出长度大于40米以上、无干扰 ◇无需补充电介质,维护量小◇测量精度高,响应快,重复性好◇带银离子的Ag/AgCL参比电极◇正确操作
    发布时间:2015-07-28 08:36 点击次数:888 次
  • 电子内窥镜 工作原理 电子内窥镜工作原理电子内窥镜的成像电子内窥镜的成像原理是利用电视信息中心装备的光源所发出的光,经内镜内的导光纤维将光导入受检体腔内,CCD图像传感器接受到体腔内粘膜面反射来的光,将此光转换成电信号,再通过导线将信号输送到电视信息中心,再经过电视信息中心将这些电信号经过贮存和处理,**传输到电视监视器中在屏幕上显示出受检腔器的彩色粘膜图像。目前世界上使用的CCD图像传感器有两种,其具体的形成彩**像
    发布时间:2015-07-27 08:40 点击次数:2773 次
  • 电子内窥镜的原理 电子内窥镜的原理电子内窥镜与纤维内窥镜相比有以下优点:⑴图像清晰,色泽逼真,分辨率高,电子内窥镜图像经过特殊处理,将图像放大,对小病灶的观察尤为适合。⑵具有录像、储存功能,能将病变储存起来,便于查看及连续对照观察。⑶快速照相,减少内镜检查时间。⑷避免了光导纤维易于折断、导光亮度易于衰减、图像放大易于失真等缺点。⑸1人操作,多人可以同时观看。便于**诊断、会诊、教学。电子内窥镜同纤维内窥镜一样分为电
    发布时间:2015-07-27 08:40 点击次数:2230 次
  • 使用电火花检测仪时注意哪些事项?电火花检测仪对人体有害吗? 使用电火花检测仪时注意哪些事项?电火花检测仪对人体有害吗?在使用电火花检测仪时,需要注意到哪些问题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详细的介绍吧。电火花检测仪使用注意事项:1.使用前,操作人员应认真阅读仪器使用说明书,严格按操作规范使用,注意保护仪器,防止摔、碰和高温,勿置于潮湿和有腐蚀性气体附近。2.检测时要选择适当的接地点,以保证检测质量。(1)小体积金属物体表面防腐层检测,要将被检测的物体用绝缘体支撑20
    发布时间:2015-07-24 08:51 点击次数:947 次
  • 电火花防腐层检漏仪 检测原理及使用方法 电火花防腐层检漏仪的检测原理及使用方法电火花防腐层检漏仪功能介绍电火花防腐层检漏仪,电火花检测仪,又称电火花检漏仪。该仪器主要用来检测金属基材上的厚的非导电防腐层是否存在针孔,砂眼等缺陷的仪器。电火花检漏仪用于检测金属基体上绝缘层的极小缺陷,如搪玻璃涂层,玻璃钢、环氧煤沥青和橡胶衬里的针孔、气泡和裂纹,广泛用于化工、石油、橡胶、搪瓷行业,该产品是您用来检测金属防腐涂层质量的必备工具。电火花防腐层检
    发布时间:2015-07-24 08:50 点击次数:3746 次
  • 如何选择普通离心机 离心机是实验室*常用的基础设备之一,在医院实验室应用非常广泛,离心机十分离血清,沉淀有形细胞,浓缩**,PCR试验等等必不可少的工具。 选购普通离心机,根据工作量的大小,主要从转速和容量两个方面选择。下面详细介绍选购精密离心机应该注意的问题:1、转速 离心机根据**转速的不同分为低速离心机<10000rpm/min,高速离心机10000rpm/min~30
    发布时间:2015-07-23 08:31 点击次数:558 次
  • 上一页下一页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6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