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CB/T 3177--93 船舶钢焊缝射线照相和超声波检查规则
日期:2025-04-30 18:00
浏览次数:3821
摘要: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船 舶 行 业 标 准
CB/T 3177--93
船舶钢焊缝射线照相和超声波检查规则 代替GB3177-83
──────────────────────────────────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船舶钢结构焊缝实施射线照相和超声波检查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船舶壳体、构架、船用压力容器及管系全焊透焊缝的检查。
2引用标准
CB/T 3558船舶钢焊缝射线照相工艺和质量分级
CB/T 3559船舶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工艺和质量分级
3焊缝验收等级
按船舶产品种类、结构及部位不同,分四个验收等级,见下表。
┏━━━━━━━━━━━━━━━━━━━━━━━━━━━━━━━━┯━━━━┓
┃ 产 品 类 型 和 焊 缝 部位 │验收等级┃
┠────────────────────────────────┼────┨
┃船用Ⅰ级锅炉及压力容器筒体、联箱、接管的纵缝和环缝;液化天然气、│ ┃
┃石油气等危险化学品运输船的独立储罐液舱、柜对接焊缝。 │ Ⅰ ┃
┠────────────────────────────────┼────┨
┃船用Ⅱ级锅炉及压力容器筒体、联箱、接管的纵缝和环缝;船长L1)>150m│ ┃
┃舯部0.6L内的壳体重要部位2)端接焊缝; │ ┃
┃船长L≤150m的特殊船型(如大舱口开式甲板纵向结构型)舯部0.6L内和船│Ⅱ ┃
┃长L≥45m海洋渔业捕捞船舯部0.4L内的壳体重要部位端接焊缝; │ ┃
┃所有起重桅纵横向对接焊缝。 │ ┃
┠────────────────────────────────┼────┨
┃船用Ⅲ级锅炉压力容器筒体、管道的纵缝环缝; │ ┃
┃船长L>150m舯部0.6L内的构架及非重要部位端接焊缝; │ ┃
┃部0.6L外的壳板端接焊缝,船长L在65--150m之间的舯部0.6L内壳体舯重要│ ┃
┃部位端接焊缝,钢质海船建造入级规范规定的其它对接和角接焊缝; │ Ⅲ ┃
┃海洋渔业捕捞船船长L≥45m舯部0.4L内构架及非重要部位端接焊缝;0.4L│ ┃
┃外的壳板和船长L<45m舯部0.4L内壳体重要部位端接焊缝. │ ┃
┠────────────────────────────────┼────┨
┃船长L在65-150m之间的舯部0.6L外的壳板和0.6L内构架及非重要部位端接│ ┃
┃焊缝,船长L<65m的壳体端接焊缝。船长L<45m海洋渔业捕捞船舯部0.4L内│ Ⅳ ┃
┃的构架、非重要部位及舯部0.4L外的壳板端接焊缝. │ ┃
┗━━━━━━━━━━━━━━━━━━━━━━━━━━━━━━━━┷━━━━┛
注:1)L指两垂线间长。
2)壳体重要部位指舷侧顶列板、舭列板、强力甲板、龙骨板。
4检查量
4.1 海洋运输船
4.1.1舯部0.6L范围内强力甲板和外板的射线拍片数量(检查区段数)N按公式
(1)计算。其余部位对接焊缝检查由制造厂和验船师商定,一般不大于0.1N。
N=0.25(i+0.1WT+0.1WL ) ----------------------------- (1)
式中:N──拍片数量。
i──舯部0.6L范围内纵、横向对接焊缝交叉处的总数。
WT──舯部0.6L范围内横向对接焊缝的总长,m;
WL──舯部0.6L范围内分段合拢的纵向对接焊缝的总长,m。
4.1.2液化天然气、石油气运输船独立储舱、柜对接焊缝的检查量为100%。
4.1.3其它危险化学品船的焊缝检查量由《钢质海船建造入级规范》确定。
4.1.4各级船用锅炉、压力容器、受压管道焊缝检查量按钢质海船建造入级规范确Š定。
4.2 海洋渔业捕捞船
4.2.1舯部0.4L区内的壳板焊缝检查量按公式(2)计算。
NY=0.2IY ----------------------------- (2)
式中:NY──焊缝检查量,m。
IY──舯部0.4L区内纵、横向对接焊缝交叉处的总数。
4.2.2大合拢横向对接焊缝检查量按公式(3)计算。
TY=0.05WY ----------------------------- (3)
式中:TY──焊缝检查量,m。
WY──大合拢对接焊缝总长,m。
4.2.3除4.2.1、4.2.2条外其余部位对接焊缝检查量由制造厂和渔业部门商定,
一般不大于0.2--0.3NY。
4.2.4各级船用锅炉、压力容器、受压管道焊缝检查量按4.1.4条规定。
4.3 江河运输船
4.3.1大合拢横向对接焊缝检查量为:当L≥65m时,按公式(4)计算;
当L<65m时,按公式(5)计算。
Nd=0.05Wd ------------------------------ (4)
Nd=0.03Wd ------------------------------ (5)
式中:Nd──检查量,m;
Wd──大合拢横向对接焊缝总长,m。
4.3.2舯部0.4L区内的壳板横向对接焊缝(大合拢焊接除外)的检查量按公
式(6)计算。
Nj=0.02Wj ------------------------------ (6)
式中:Nj──检查量,m;
Wj──舯部0.4L区内的壳板横向对接焊缝总长,m。
4.3.3除4.3.1和4.3.2条外,其余部位对接焊缝检查量由制造厂和验船师商定,
一般不大于0.2Nj。
4.3.4船长小于30m的壳体焊缝(大合拢焊缝除外),经验船师同意后可以**。
4.3.5各级船用锅炉、压力容器、受压管道焊缝检查量按《内河钢船建造规范》
确定。
5检查区(段)
5.1被检查焊缝用射线照相法检查时,每一检查区(段)长度为300mm;并由
验船师或厂方焊接检查员标出每一检查区(段)的位置。如被检焊缝实际长度
小于300mm,则按实际长度作为检查区(段)。在纵、横交叉焊缝处检查区
(段)应平行于横向焊缝。
5.2用超声波方法检查时,每一检查区(段)长度不小于450mm,若被检焊缝
实际长度小于上述规定时,则按实际被检焊缝总长度作为检查区(段)。
5.3检查区(段)数由被检焊缝总长度除以300mm得出。
6检查方法的确定
由订货方、设计部门、验船师和制造厂根据材质、板材厚度、焊缝型式和部
位以及焊缝质量稳定性共同商议,订出每一检查区(段)所用的检查方法,并
列出明细表。
7无损探伤人员
7.1用射线照相法检查时,必须持有船检部门认可的船舶无损检测(射线照相)
人员资格证书。
7.2用超声波法检查时,必须持有船检部门认可的船舶无损检测(超声波探伤)
人员资格证书。
8无损探伤设备
无损探伤设备和仪器必须经法定计量机构标定后方可使用。
9无损探伤工艺和验收
9.1 射线照相法按CB/T3558。
9.2 超声波法按CB/T3559。
10 不合格焊缝修补和复检
10.1船舶壳体及其构件焊缝修补和复检
10.1.1对低于相应验收标准的焊缝,应予以修补,再作检查。
10.1.2经两次修补的焊缝,检查后仍不合格,制造厂按有关规定,再作技
术处理。
10.1.3检查区(段)一端或两端发现危害性缺陷(裂纹、未熔合、未焊透)
时,应在其延伸方向追加一个检查区(段)。若追加的检查区(段)焊缝
仍发现上述的危害性缺陷,则整条焊缝返修,重新检查。
10.2船用锅炉、压力容器及其管道焊缝的修补和复检按《钢质海船建造入
级规范》或《内河钢船建造规范》进行。
11 一次检查合格率
若所有被检的壳板端接焊缝一次合格率低于检查区(段)总数80%时,
制造厂应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包括对焊接工艺作复验等)。
12 探伤结果确认和复核
12.1用射线照相法和超声波法进行100%检查的焊缝,在同一检查区(段)
内,其中有一种方法确认为不合格,则应按不合格处理。
12.2规定用一种方法作检查的焊缝,一般不必用另一种方法复核。
12.3若验船师对超声波探伤结果提出异疑时,由验船师抽部分焊缝与探伤
人员共同检查。
13 文件和报告
制造厂应向验船师提交下列探伤文件和报告
13.1每一检查区(段)所在部位明细表,并注明探伤方法。
13.2被检焊缝总长度,检查区(段)总数、合格率、修补部位和次数。
13.3 探伤报告和汇总表。
探伤报告和汇总表格式分别见附录A(参考件)和附录B(参考件)。
附 录 A
探 伤 报 告
(参考件)
报告编号:
━━━━━━━┯━━━━━┯━━━━━━━┯━━━━━━━━━━━━━
产品名称编号│ │分段或部件编号│
─────┬─┴────┬┴──┬────┴──┬──┬───────
探伤记录│ │探伤方│ │验收│
单 编 号│ │和标准│ │等级│
─────┼──────┴┬──┴───────┴──┼───────
焊缝编号│探测区段长度mm│ 缺 陷 状 况 │ 评 价 结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评价人员签名: 日期: 报告审核人员签名: 日期:
────┬──────────────────────────────
备注 │
━━━━┷━━━━━━━━━━━━━━━━━━━━━━━━━━━━━━
附 录 B
汇 总 表
(参考件)
━━━━━┯━━━━━━┯━━━━┯━━━━━━━━━━━━━━━
工件编号│ │产品名称│
─────┼──────┼────┼───────────────
探伤报告│ │探 测区│ 评 价 结 果
│ 探伤方法 │ ├───┬─────┬─────
编 号 │ │段 数 │ 合格 │ 一次返修 │ 二次返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探测区段总数________________ 一次合格率___________________
制造厂质检部门主管__________ 无损探伤室主管_______________
验船师签收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海洋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造船工艺分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十一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十一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顾世瑶。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1993-08-01批准 1994-08-01实施